私房钱也有前史了 中国古代的皇帝怎么攒私房钱

来源:a8体育    发布时间:2024-01-17 18:22:07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尔后的朝代,根本也便是这一个姿态。宋朝从开国皇帝赵匡胤开端,就专门设立了内库,姓名叫做“封桩库”,即把每年节余的国家财务藏到这个库里边,初衷也是作为财务准备金,用来敷衍国家突发事件,但后来也变了性质,成为皇帝的小金库。当然,国家一旦遇到战役、灾荒之类大事的时分,大臣们总是念念叨叨想让皇帝破点财,拿出点小金库的私房钱度过难关,有时分就连主管财务的三司官员也会厚着脸皮跑去向皇帝借钱,皇帝虽然极不甘愿,但也只好借钱给政府。虽然政府很讲诚信,总是可以把皇帝的私房钱准时偿还,但便是这样皇帝也忍受不了这种形同勒逼的所谓借钱。真宗皇帝不得已就一面规则今后每年从小金库无偿给三司拨款60万,一起下诏“切诫三司,毋得复有借贷”,一面又恶狠狠地规则,“内藏库专副以下,不得将库管钱帛数供报及于外传说,犯者处斩”。由于有这样的家法,宋朝皇帝小金库到底有多少私藏,没有人知道。在宋高宗时期,坊间撒播他的小金库每年占去了国家财务收入的一半。

  宋朝的皇帝虽然很不甘愿,有时仍是会拿出小金库中的金钱赞助政府。到了明朝,皇帝则反其道而行之,不再从自己的口袋里往外掏钱了,而是想方设法勒索政府,把国库的金钱弄到自己的口袋里去,内府动辄将国库数十万两银子挪到内库也成了最稀松不过的平常事,而最多的一次竟然拿走了2400万两银子。在内忧外患面前,政府没有银钱付出军饷,而皇帝却“谕廷臣足国长策,不得请发内帑”。意思是说,大臣们要想出持久的处理办法,不要总打皇帝小金库的主见,皇帝也得过日子啊!

  大臣们除了添加税收没有其他法子可想,就只好向老百姓加派征三饷:辽饷、剿饷、练饷。所谓“三饷”便是练兵、征讨东北后金以及征剿李自成的军费。“三饷”之外,还向大臣们分摊“助饷”。“三饷”和“助饷”惹得怨声载道,愈加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明王朝就在这种鸡犬不宁的财务窘境中倒台了。李自成入京后,发现崇祯皇帝小金库中财宝山积,多到达3700万两,所以安排数千骡马、上万的马队,声势赫赫地押运这些金银财宝回陕西老家。崇祯皇帝辛辛苦苦一场,不过替别人积蓄私藏罢了。

  到了清代,区别了“国家”财务和皇室“私家”财务,也便是说皇帝的“小金库”充公了,这也就完毕了明代及明代曾经的中国历代王朝皇室财务和国家财务没有区别的前史。皇帝的“小金库”充公了,当然这并没影响到皇帝的日常开支。皇帝要花钱,随意什么时间都能向户部支取—只需户部还拿得出钱。这样户部在办理国家财务之外,又成了皇帝的私家财库。当一个皇帝花钱如流水,或许皇室人员太多而又奢靡浪费的时分,国家财务就要接受极大的压力,很简单变形甚至瘫痪,导致社会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