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件传统民族服饰及时尚服饰亮相恭王府博物馆中华民族艺术展览隆重开幕

来源:a8体育    发布时间:2024-03-11 14:55:13

 提示:点击图片可以放大

  北京服装学院长期以来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探寻、保护、传承和创新,不断培养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研究创新人才。基于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学校申报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项目获批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自2018年以来,北京服装学院主办了两次“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两次“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赞誉。2020年北京服装学院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旨在面向社会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服饰文化,向世界宣传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搭建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与创新应用的良好平台,为社会服务,为产业赋能。

  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开幕式于9月26日举行。出席的领导、专家有: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国家民委党委巡视工作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马文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强等。北京服装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永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伊始,随着音乐的响起,传统服饰文化与时尚创新结合的服装动态展示秀徐徐拉开帷幕,模特们身着北服师生基于传统民族服饰文化进行创新设计的服装优雅亮相。北服师生将传统服饰工艺中独特的构思转化运用到创新设计之中,以易于理解的方式传达和表现中国传统技艺中的智慧,构建传承中国服饰文化与设计创新的桥梁,在传承中感悟服饰文化并寻求创新之道。通过对十余套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优秀设计的展示,动态与静态、传统与时尚相互呼应,激发设计师传统与时尚的转化意识,让民间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当下的生活,在时尚设计中获得新的活力。

  在精彩纷呈的动态秀展示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副馆长王静在致辞中特别提到恭王府博物馆与北京服装学院的长期战略合作及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展望,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作为本次展览的支持单位,希望继续携手社会各界及诸位专家、学者以及媒体朋友,在搭建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研究、交流、传播和创新应用平台方面继续合作、持续努力。

  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在致辞中对本次展览的意义进行了深入阐述,她谈到,本次展览旨在通过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吉光片羽的呈现,增进大众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了解与兴趣,挖掘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内涵,以创新设计激励激发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机与活力,逐步实现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当代价值。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党委书记冯乃恩和北京服装学院党委书记周志军共同完成击鼓开幕的仪式,并宣布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正式开幕。

  衣冠万千——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艺术研讨会于9月26日下午举行,该研讨会是2020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于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和文化的学术研讨交流盛会,旨在汇聚各领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艺术与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发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的学术深度,促进各研究领域之间的优秀研究成果相互启发、沟通,也进一步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服饰艺术,提升民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会议在本次展览近200件传统民族服饰文物、创新设计作品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出四个研讨议题,分别为:第一议题,中华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研究;第二议题,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艺术研究;第三议题,中华民族服饰非遗的现状与传承;第四议题,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元素创新设计。

  北京服装学院副校长王小艺,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孙冬宁等先后致辞,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原执行馆长杨源,传统服饰收藏家王金华,传统服饰收藏家张薇,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会长张雪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强,中国服装集团高级工艺美术师钟漫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华,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莹,四川省彝学会服饰文化专委会主任、凉山州彝学会副会长阿牛阿呷,苗族剪纸艺术家蒋红麟等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根据研讨议题依次发言、深入研讨。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王羿主持研讨会。

  本次中华民族服饰艺术展览以传统民族服饰艺术为主题,展示了近两百件传统民族服饰及现代设计师基于民族传统服饰元素进行创新设计的时尚服饰。展览主要从“礼之盛”“族之魂”“艺之巧”“天之赐”“传之承”这五个单元展示民族传统服饰的礼仪之盛、文化之崇、工艺之巧、材质之丰和时尚之美。

  第一单元“礼之盛”包含“朝堂华章”“十里红妆”“鲜衣怒马”三个部分,主要展示中华民族的礼仪服装。“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礼仪服饰不仅是礼的物化载体,更寄寓着政治、经济、哲学、宗教、道德、伦理等深厚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族之魂”包含“‘苗’岭飞花”“‘彝’彩纷呈”“多元绽放”三个部分,展示了各民族、各支系服饰形制的丰富多彩。不同的民族文化孕育出各异的民族服饰风格。对民族而言,服饰不仅承载着各个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精神情感和审美情趣,也是各民族述说自身历史、凝聚民族认同的标志和符号。对个人而言,多彩的民族服饰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如一张穿在身上的名片,向他人传达如婚姻状态、身份年龄等特定的社会身份信息。

  第三单元“艺之巧”包含“札札机杼”“针针入神”“添春”三个部分,从织、绣、染三个方面以点带面的向观众传递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之精巧绝伦。美是人类文化发展永恒的驱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服装除了具备最初蔽体护身的实用功能外,也逐渐承载了文化和审美的意义。美成为了服饰的重要属性之一。世代更迭,不同民族、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工艺用以装饰、美化服装,累积成我们今天巧夺天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

  第四单元“天之赐”向观众展示各民族传统服饰的材质之丰富,根据服装原料的来源分为“江海”“陆地”“天空”三个部分。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产资源。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古代,各族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就地取材,通过灵巧勤劳的双手将江海、陆地、天空中的各类天然材料都化用为服装的原料。同时,各族人民把对自然的崇拜、生命的敬畏等民族信仰通过服饰表现了出来,创造出了独特的原生态服饰。

  第五单元“承与创”展出了十套基于传统民族服饰进行的创新设计服装,包括2021年“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银奖、铜奖设计作品以及北京服装学院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显性表达,是民族精神的显著标识,更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变迁、进化,而如何传承民族服饰文化,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是一个需要持续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次展览展示的创新设计作品正是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与时尚创新设计进行结合的思考与尝试。设计师在广泛考察和深入研究各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上,提取传统服饰的形制、材质、纹饰、工艺等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衣冠丰厚,演绎万千。精美的民族服饰造就了丰富多彩的风格,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构建。值得关注的是,各民族服饰文化不仅保留和展示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更是中国现代时尚发展最深厚的根和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纷繁绚烂、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不断地传承延续,在当下更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我们理解历史和文明的钥匙与途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日本体育节目把比赛计分板显示换成了“龙珠”,这种悼念鸟山明的方式让龙珠粉丝感动~

  刚降价就“一战成名”,跌7万,3.0T+空气悬架,长5076mm,被捧红

  展览预告|白梦帆&吴牧寒双个展:如是我见 Thus Have We Seen

  老师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一句无心的话或一次无意的举动,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